顯示具有 長線投資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長線投資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22年2月10日 星期四

投資與運動

投資世界好大,只要係合理回報,任何人都可以揀一個自己舒服既方法。

好似運動,田徑為例:有人短跑,有人長跑,有人跨欄,我地無需要求短跑既人動軌跑上一兩小時,亦都無必要要求長跑既人練爆發力,亦唔需要跨高隻腳。可能跨欄同短跑有啲似,都係講求極限速度,但明顯都係不盡相同,你叫全盛時期既劉翔去跑100米可能都只係普通表現。投資何嘗唔係?有人鍾意技術分析,基本面對佢地來講無咩意義;有人鍾意價值投資,分析公司財務狀況,短線股價上落對佢地來講唔太重要。投資好緊要既一點係要知道自己適合邊一條路,搵到自己適合既方法,堅持去做,相信總會有成果的。相反,跌時就長揸呃自己價值投資,升少少就急急放驚佢跌返落去,結果只會左一巴右一巴。

今年局面極不穏,波幅都大咗好多,比以往兩年難好多。希望各位都可以挨過黎明前至撚黑暗既時刻,香港人加油。

2021年12月25日 星期六

2021回顧 年尾大虧損

襯這幾天休息回顧一下今年的投資:

接觸期權
一開始時只做short put 及short call,下半年開始買入leap call,當中有賺有蝕。工具本身並無對錯,最重要的還是選股本身,選到一隻好股票,利用期權這工具可以倍大化收益,相反選錯股的話虧損可以很驚人。切記,切勿試圖用期權去賭一啲自己本身不打算持有的股票,結果只會是贏粒糖輸間廠。

一般散戶心態:
衍生工具等於賭錢,好易輸身家
買正股我唔放就唔輸,同佢鬥長命,總有一日升返

個股選擇
持倉由最高峰時的四十多隻減至七隻,集中化能令自己更易管理。然而,過度集中的壞處是很容易因為一兩隻個股洗倉而出現極大虧損。以11及12月為例,由於佔倉比超過5成的fintech牌塊大跌,短短兩個月間便虧掉近二十萬,sq upst sofi pypl均下跌超過4成。未來一年,應該不會再增添其他個股,即使出現很吸引的個股,也盡量控制在10檔以內,有餘錢便投入etf。

Etf指數基金
會透過現持個股配合Covered call產生的期權金慢慢購入納指或標普,與其花心神去跑贏大市,不如跟隨大市。早幾日看到以下評論「過往十年,美股大牛市,港股則一沉不起,但美股長期處於歷史高位,反觀港股已跌至低位,現時購入港股的風險很低。雖然長遠還是看好美股,但現時確實較有信心捕捉到港股的低位反彈。」這翻說話道出很多炒股多年仍是倒錢落海的原因,在一個下降的趨勢中捕捉反彈,或許可以數次成功買到平貨,但長期來看只要出場時機不好,總會輸返曬,因為長期總是向下,恒指十多年來仍無法升穿高位,真係值得搏反彈?當然港股仍有部份優質公司,如中電,但整個市場已被中央搞到一舊屎。與其用便宜的價錢買不值錢的東西,不如用一個合理的價錢買好東西。平野,永遠背後都有著佢唔值錢的原因。

恒指10年

標普十年



資產配置
比起注碼過度集中,資產配置失衡才是最大問題。即使買入100檔股票,也不算是有好好的資產配置,若遇上大回調,也是難以獨善其身,畢竟大部分個股跟大市有正向關係。應該持有部份負數關係的資產,例如長債,在大跌市時透過該負數關係資產的增幅減輕壓力(當然歷史上股債雙殺也是常有發生,但整體而言股票與長債應該是此消彼長的)。

六位數去七位數無想像中咁難,但七位數去八位數就相當遙不可及。十年財自之路已過了一年半,希望可以成功,投資股票市場,心態比技術更重要。

2021年12月3日 星期五

股災?年度回報再次出現負數

一個月內,年回報由15%跌至0%再變為-5%。若只看美股三大指數,回調的幅度很少,而自己個倉跌幅這樣誇張主因是重倉fintech所致,手上的sq upst sofi pypl由高位回落30至60%不等,直接令整個倉位出現極大虧損。

投資是看長期的,雖然在跌市時心情難免會影響,不過經歷過幾次後心靈慢慢會變得強大,避免高追低沽的情況。股市應該仍會持續下調一段時日,但自己並不打算time the market,不會沽清手上的股票。

Msft:「巨硬」之名已道出它的霸主地位,護城河之深數一數二。

Nvda :元宇宙的受益者,逢低增持。

Amd:一併持有,作為nvda的對沖。

Sofi:現在的學生市場,將來這批學生投入社會,使用上的黏性會帶來無限潛力。

Pltr:人工智能及數據分析是不可抗逆的趨勢,在眾多的ai公司中揀選它的原因是政治因素。

Sq:最大持倉,買它是看好cash app。

Upst:增長雖然無法像上一季度那樣恐怖,但業績仍然亮麗。

Pypl:暫時全數沽清,原因並不是對它無信心,只是為了減去孖展,在手上的股票中選擇「相對」不看好的暫時放棄而已。沽清Pypl後孖展比率為0%,即使股市繼續下跌也没有所謂。

這次是年內第三次比較大型的回調,二月時曾經一個月內虧損廿餘萬,後來也慢慢回升,今次的跌市,也不會太擔心,每月出糧仍舊投入股市,不摸底,不估頂,定期投入是適合自己的方法。

2020年12月26日 星期六

 Apple vs Tesla

兩間最值得期待既公司,睇唔到有咩理由放棄其中一間。EM既Tesla就好似SJ時期既apple咁,代表既係創新,一種顛覆世界既力量,背後既價值係估計唔到的,正如當初SJ都估唔到iPhone 3GS可以咁好賣,產能遠遠追不上需求一樣,結果成就出Apple王國。

而TC之下既Apple,係一種遠見,產品明顯係無曬創新架喇,但佢就好明消費者需要啲咩,可以將一啲市場已有既野包裝成為你需要既野,然後擴大個市場,產生穩定既收入。


長線持有呢兩間公司,都可以算係一種平衡。既有無盡既可能性,亦有穩定既backup。